~議會問政:民政篇~
桃園早已升格兩年多了,至今道路名命仍然一團亂,有些偏鄉的門牌,至今還在使用某某里某某鄰幾號,其實住址就緊鄰著市區,竟因路名溝通無法達成共識,導致新屋區中興路與楊梅區民生路門牌無法整編;道路指標也不清楚,今天在議會質詢市府民政局時,要求民政局該加把勁,好好檢討改善了。
民政局每年編列五千萬元經費,辦理補助各區里地方小型建設工程,105年度核定補助案件總共107件,已經完成的案件只有76件,執行力明顯偏低,其中,楊梅區仁美里梅獅路一段與永平路交界陸橋下綠美化及空間活化利用計劃,民政局同意補助164萬元,去年鄭市長也到場現勘過了,到現在竟然都還沒上網發包?
市府辦理各種活動,很快就完成發包,為何辦理基層的建設,如此緩慢?請民政局多加油!
另外,民政局106年再編列5千萬元預算,訂頒補助各區里地方小型建設工程及設施實施計畫,促進本市各區、里間之平衡發展,藉補助各區、里內急迫性之基礎建設及設施,以縮短各區、里建設差距,並讓地方基層建設成果能立即展現。但是,今年度各區里地方小型工程經費如何分配?急迫性為何?優先順序?民政局都沒明確公布。唉……民政局,加油吧!